我的三年展會經驗總結

      2012-11-23 15:07:38 作者: 來源:

            我從2007年10月開始了我次展會經歷,我們公司是個小公司,但是老板比較愿意在展會上投資,因為面對面與客人交流,機會要多了很多。我們基本上一年參加兩個展會,一個國內展(上海),一個國外展(德國法蘭克福),其實美國也有的,但是我們的簽證一直被拒絕,所以被攔在了門外,美國這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,我想對大多數行業的人來說都是,所以,挺遺憾的。

            先說說我對展位的看法,我們是小行業,所以我們沒有選擇廣交會那么大的展會,而是選擇了專業性比較強的展會,一年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展會,如何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展會了,除了自己去網絡上了解一些信息外,其實好的信息來源是你的業內的競爭對手。那些做了十多年每年都參展的大公司,在這方面應該是比較有經驗的,所以他們去哪個展會有很高的參考價值。

            在我們這個行業里,我感覺上海的展會10月主要是國外客人來采購的,這是個很重要的展會,為什么這么說呢,因為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在這個時候來準備明年的新產品銷售計劃,如果你能夠很好的把握這個機會的話,你就有可能獲得明年和他們合作的機會。對于那種大公司來說尤其如此,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時候,你的產品如果不是太突出的話,即使他們想和你合作也要等到明年。因為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在這個展會上開發新的樣品,然后再做明年的新目錄。上海展基本上自己擺展的國外客人不多,但是也有一些,他們的目的主要也是想在中國銷售自己的品牌,宣傳。

            至于德國法蘭克福的展會,那時國際性的,基本上所有的好客戶都會出現,有自己的展臺。當然他們參展的目的是為了招待他們自己的客人。不過他們也會分出一小部分人在不同的展館轉,看看產品的變化,新的競爭對手等等。

            國內展和國外展的側重點應該有所不一樣,比如說,國內展要多花力量在展位上,而國外展要多花時間在客人的展臺上。主動出擊。

             個人還是覺得展會是好的與客人接觸和認識的機會。但是機會再好,如果不策劃好,效果也是不會好,也就是拉不到客戶。我是到今年才真正明白這個到底,并付諸行動。我們公司以前也是每年都參展,和很多人一樣,沒接到多少訂單,但是今年我們改變了以往的做法,非常有計劃和步驟地去做,沒想到分析了幾年的東西就出來了。有些事情如果想不出為什么就不要想太多,而是多去嘗試,只要不斷地變換方式去嘗試的話,總有成功的時候,只是走了一些彎路,但是對于一個沒有經驗的人來說,能做的也只有這樣。因為別人是不可能會為你點破這些東西的。

             要把展會搞好,分三步驟,步、展會前的準備   第二步:展會上的執行  第三步:展會后的跟蹤, 如果這三步每個環節都做好了的話,沒有客人是不可能的,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這三步是如何進行的。
      關鍵詞:展會經驗總結


      上一篇:展會防騙黃金七招
      下一篇:參加展會應該注意的五大因素